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_他揉捏她两乳不停呻吟人妻_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_国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18013113750

產品中心 成功案例 新聞動態 時事政策 視頻展示 韓博科技
新聞動態

News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環保行業:環衛設備和服務、餐廚垃圾處理等受益
文章出處 : 韓博科技 文章編輯 : 韓博科技 閱讀量 : 909 發表時間 : 2020-12-14

  環保行業受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業績略有增長、逐季改善,其中固廢和水務運營板塊在環保子板塊中表現亮眼:固廢板塊營收增速11.02%,歸母凈利潤增速9.58%;水務運營板塊營收增速17.10%,歸母凈利潤增速24.26%;兩個子板塊均實現各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固廢及水務運營板塊PE在環保各子板塊中也相對較低,具有估值修復空間。

  環衛設備和服務、餐廚垃圾處理等受益

  隨著城鎮化率和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生活垃圾產量和清運量將持續增長。新《固廢法》和《補短板方案》等政策支持加快推進垃圾分類,上海、北京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后成效顯著,四類垃圾分出量顯著變化,2021年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將進入全面推廣階段。垃圾分類全面展開將重塑生活垃圾產業格局:環衛設備和服務需求增長,市場規模接超千億;餐廚垃圾處理需求旺盛,餐廚垃圾設施建設持續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等迎來發展機會;垃圾焚燒運營可能面臨短期內垃圾處理量下降、焚燒處理設施改造問題。

  污水處理提標升級垃圾焚燒降本增效

  政策對污水處理提出更高要求,預計污水提標改造投資空間800億元,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及污水資源化有較大提升空間。政策對垃圾焚燒發電污染排放相關要求亦有提升,垃圾焚燒行業補貼下降,降本增效成為企業的內在需求,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改造等需求釋放。科創類公司支撐運營類公司提質增效,上市進程加快,近三年業績增速較快,受疫情影響,后續關注盈利持續性。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一系列環保政策將會出臺,維持行業“強于大市”評級。圍繞三條主線進行布局:一是運營資產,冬季供暖需求穩定,南方供暖需求將快速增長,長期看,垃圾焚燒發電仍是垃圾處置主要方式,推薦業績表現穩健的瀚藍環境。二是垃圾分類,環衛設備和服務、餐廚垃圾處理等受益,三是提質增效,補貼下降、標準趨嚴下,污水提標改造與資源化、污泥無害化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等將受益。

  風險提示:1)垃圾分類政策推廣不及預期:垃圾分類的推廣需依靠地方政府強力執行,如執行力度不及預期將對餐廚垃圾等發展產生不利影響;2)融資環境持續收緊:生活垃圾產業鏈尤其是垃圾焚燒發展所需資金較多,未來如果整個市場融資環境持續收緊,項目建設進度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企業收入;3)項目拓展不及預期:目前行業競爭激烈,且優質項目逐漸減少,存在新項目拓展不及預期風險;4)應收賬款未能及時回收:工程及設備類公司可能出現應收賬款難以回收,造成公司計提損失較大;5)技術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環保標準的提升使對處理技術和工藝的要求更高,新技術和新工藝研發或不及預期。

  1.2021年度投資策略

  2021年,我們認為環保行業應重點關注“垃圾分類”和“提質增效”。根據2020年9月1日實施的新《固廢法》等政策,生活垃圾分類將加快實施,預計2021年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將進入全面推廣階段;生活垃圾分類全面實施將主要帶來餐廚垃圾處理需求和環衛裝備及服務需求的增長。根據《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等要求,補貼未來可能受到一定影響、污染物排放標準進一步嚴格,企業提標改造、降本增效的必要性上升,污水提標改造、資源化、污泥處置及垃圾焚燒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等需求將顯著增長。

  “十四五”及未來一段時期,環保仍是國家關注的重點方向,政策也會持續給予支持。長期看,運營類公司經過快速增長后將平穩發展,一些新技術、新裝備公司將不斷涌現、逐步走向成熟。

  2.行業回顧:板塊跑輸滬深300,運營資產表現穩健

  財務表現

  環保板塊整體受疫情影響,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僅略有增長,前三季度營收增速2.49%,歸母凈利潤增速0.08%,呈現逐季改善的趨勢。

  2020年前三季度,分版塊來看,固廢和水務運營子板塊營業收入增速較高,其中水務運營板塊增速達到17.10%,固廢板塊增速達到11.02%;歸母凈利潤方面,水務運營板塊增長24.26%,增速最高,水務工程板塊增長15.65%。

  綜合來看,雖然環保行業業績整體受疫情影響,但固廢和水務運營板塊表現較好。從市盈率來看,固廢板塊和水務運營板塊的PE在環保各子板塊中相對較低,而其業績又較為穩健,具備估值修復空間。

  3.垃圾分類:生活垃圾繼續增長,垃圾分類重塑格局

  3.1城鎮化率繼續提升,生活垃圾量持續增長

  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為60.60%,與發達國家80%左右的城鎮化率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增長空間。2006-2019年,城鎮人口由5.83億增長到8.48億,年均復合增速達2.93%。

  隨著經濟穩步發展、民眾生活消費水平、城鎮化率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走高,2013-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54%;垃圾清運量由2006年的1.48億噸增長至2018年的2.28億噸,年均復合增速達3.64%。未來隨著城鎮化率和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其生活垃圾產量和清運量有望進一步增長。對于農村地區,隨著垃圾清運覆蓋范圍增加,垃圾量也將持續增加。

  3.2政策要求加快推進垃圾分類,上海、北京試點效果顯著

  (1)新《固廢法》和《補短板方案》要求加快推進垃圾分類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新《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等多項政策文件,支持加快推進垃圾分類。

  2019年6月,住建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2020年4月29日修訂通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實施,明確了固廢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完善了污染環境防治制度,提高了違法成本(最高罰款額提高10倍)。同時明確了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統籌城鄉促進生活垃圾的源頭減量、投放、收集、運輸、處置、資源化利用等。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設定了“到2023年,具備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實施目標,“到2023年,《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的46個重點城市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縣城生活垃圾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建制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逐步健全”等要求。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文明試驗區是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重點推動區域。

  (2)上海、北京試點效果顯著,2021年將進入全面推廣階段

  目前,46個重點城市均已公布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9年7月1日,上海成為我國第一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2020年5月1日,北京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上海、北京分別經過1年和半年實踐,相關經驗可為其他城市實施提供參考,預計2021年開始,試點城市垃圾分類將進入全面推廣階段。

  上海實施一年:垃圾分類實施一年多來,市民積極履行分類義務、分類實效顯著提升、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配套制度規范日趨完善、社會宣傳動員取得實效。居民區分類達標率從施行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單位分類達標率達到90%。2019年,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4049噸、有害垃圾分出量0.6噸、濕垃圾分出量7453噸、干垃圾處置量17731噸,較2018年分別增加431.8%、504.1%、88.8%和減少17.5%。2020年6月份,可回收物回收量達6813.7噸/日、增長71.1%;有害垃圾分出量3.3噸/日、增長11.2倍;濕垃圾分出量9632.1噸/日、增長38.5%;干垃圾處置量15518.2噸/日、下降19.8%。

  北京實施半年:垃圾分類正式落地實施半年,家庭廚余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2020年10月分出量從《條例》實施前的309噸/日增長至3946噸/日,增長了11.7倍,廚余垃圾分出率達到19.79%;加上餐飲服務單位廚余垃圾1857噸/日,廚余垃圾總體分出量達5803噸/日。

  3.3垃圾分類將重塑產業格局,相關產業將受益

  隨著全國重點城市垃圾強制分類的展開,固廢產業格局將從源頭改變,環衛服務和設備領域、餐廚垃圾處理領域將迎來發展,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則將面臨調整。

  (1)垃圾分類后環衛服務和設備需求增長

  作為垃圾分類處理的最前端,環衛服務和設備需求將持續增長。垃圾分類涉及垃圾分類設施、垃圾分選設備、垃圾分類服務、推廣宣傳、軟硬件IT服務、分類實施效果測評服務、咨詢服務等,規模超過千億(詳見《環保行業全景圖:生活垃圾篇》)。根據政策要求,46個重點城市到2023年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建制鎮和農村的生活垃圾收運能力也應逐步提高。

  環衛服務需求將持續增長。環衛服務是公共衛生服務和城市管理服務的核心環節,涉及到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清運、中轉站管理、道路清掃、公廁管理等。

  環衛設備需求增加,如濕垃圾收集、轉運設備等。2020年第三季度,我國環衛車總銷量28578輛,同比增加2210輛,增長8.38%,其中,環衛創新產品和中高端作業車型總銷量為12140輛,同比增加2164輛,增長21.69%。從不同環節車輛需求來看,環衛清潔類車輛銷量13892輛,同比增加1329輛,增長10.58%;垃圾收運類車輛銷量14686輛,同比增長881輛,增長6.38%。2018年上海市濕垃圾專用收運車輛達640輛,至2020年底全市濕垃圾專用收運車輛將達到920輛,漲幅超40%,將此模式推廣至全國,國內環衛設備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2)垃圾分類后餐廚垃圾處理需求增長

  “十二五”以來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截止2019年底,國內已建成的廚余垃圾處理設施216座,處理能力3.9萬噸/天,已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在建197座,處理能力2.4萬噸/天;共計6.3萬噸/天,其中厭氧工藝約占87.5%。

  垃圾分類后,餐廚垃圾回收率顯著提升,將帶來更多餐廚垃圾處理需求,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將穩步推進。以北京為例,2020年10月,北京餐廚垃圾分出量從垃圾分類實施前的309噸/日增長至3946噸/日,增長了11.7倍。隨著餐廚垃圾處理需求的增加,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能力建設將持續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已明確未來會穩步提升廚余垃圾處理水平,“已出臺生活垃圾分類法規并對廚余垃圾分類處理提出明確要求的地區,要根據廚余垃圾分類收集情況,按照科學評估、適度超前原則,穩步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餐廚垃圾單獨收集后,餐廚垃圾資源化值得關注。餐廚垃圾有機物含量高,垃圾分類后餐廚垃圾單獨收集有利于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置。餐廚垃圾資源化方向包括生產油脂、沼氣、有機肥、土壤改良劑、飼料添加劑等。

  餐廚垃圾處理催生專業化的滲濾液處理需求。隨著垃圾分類推行,餐廚垃圾量上升、垃圾滲濾液量增加,廚余垃圾滲濾液處理中脫氮將成為重點,滲濾液處理設施需要進行針對性改造。

  (3)垃圾分類后垃圾焚燒項目運營發生變化

  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產生的影響包括入廠垃圾量下降及入場垃圾性質改變。

  從上海和北京的實施效果看,進入焚燒廠和填埋場處理的垃圾量將有一定下降。上海于2019年7月實施垃圾分類后,2019年干垃圾處置量同比下降17.5%;北京于2020年5月實施垃圾分類后,10月進入末端處理設施的其他垃圾量(干垃圾)減少到1.6萬噸/日,同比去年下降32%。以上海環境為例,上海環境2020H1垃圾填埋量和中轉垃圾量受垃圾分類影響出現明顯下降。

  進入焚燒廠處理的垃圾成分性質將發生變化,焚燒處理設施面臨改造。垃圾分類后,干垃圾成分性質將發生變化:低位熱值上升、含水率下降、滲濾液產生量下降等。隨著干垃圾低位熱值上升,其他垃圾(干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需要考慮焚燒爐排熱及余熱利用系統改造等;隨著干濕垃圾分離,干垃圾滲濾液減量、成分復雜性降低,焚燒廠滲濾液處理設施需要考慮改造、設施運行成本可能下降。

  總體來說,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的運營影響較為復雜,不同城市和地區影響可能也不盡相同,但是需要根據垃圾分類實施情況及時進行設施改造。

  4.提質增效:升級改造促達新標,降本增效提升運營

  污水處理和垃圾焚燒是環保行業主要的運營領域,隨著行業增速放緩、政策趨于嚴格,運營企業亟需提質增效。污水處理方面,《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在污水處理設施標準、污水處理中間產物的處置、污水資源化等方面提高要求,污水處理提標改造、污泥無害化處置及污水資源化方向將受益。垃圾焚燒方面,《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對焚燒設施污染排放要求提高,且補貼將逐步由地方承擔,成本上升疊加補貼下降,降本增效成為垃圾焚燒企業的內在要求,滲濾液處理等焚燒處理設施改造、低成本飛灰處理設施、適宜的預處理設備及焚燒設備改造需求將提升。

  4.1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大有空間

  污水處理是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領域,預計“十四五”時期,國家將繼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對普及污水處理、各類水體治理、重點流域治理、污泥無害化處置、污水再生利用水平等提出更高要求,旨在提升城市、縣城以及村鎮的水環境生態水平、推動建設清潔美麗高效的國家。

  (1)排放執行標準繼續提升,提標改造空間較大

  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會上提出了“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魚,有魚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要求,規劃將在水環境質量改善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水生態保護修復。污水提標改造仍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

  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需求將帶來廣闊市場空間。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污水廠排放標準由原來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二級、一級B標準提升為一級A或者更高標準,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迫在眉睫。截止2019年底,我們統計主要上市公司一級A標準執行率約60%,提標改造空間較大。

  “十四五”提標改造整體市場空間約800億元。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802座,污水處理能力達1.61億立方米/日。其中,一級A項目約860個,日處理能力2925萬立方米,近3000座污水處理廠達不到一級A排放標準,約有77.38%(按照水廠平均規模計算,約1.25億立方米/日規模)的污水處理廠需要提標改造。假設“十三五”期間新建污水處理設施都是一級A水平,且規劃的4220萬立方米/日提標改造規模完成改造,則尚有8000萬立方米/日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需要提標改造,占污水處理整體規模比例約50%。提標改造單位投資約1000萬元/(萬立方米/日),據此估計,未來污水處理提標改造投資空間約800億元。

  (2)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水平有待提升

  污泥產生于污水處理過程中,兼具“污染物”和“資源”的屬性。2019年我國污泥產生量已超過6000萬噸,由于污水產生量和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污泥產生量仍將繼續增加,預計到2025年污泥產生量達到9000萬噸。

  我國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水平有待提升。污泥處理處置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為原則,包括濃縮、脫水、消化和干化等前端污泥處理工藝與填埋、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焚燒等后端處置模式。目前我國污泥處置仍以填埋為主,不僅有污染環境等風險,而且沒有充分利用污泥資源。根據E20平臺數據,2018年我國污泥無害化處置比例僅為40%,全國城鎮污泥無害化處置總規模為7.42萬噸/日,我國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

  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是當前污水治理的難點。《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強調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限制未經脫水處理達標的污泥填埋,鼓勵采用“生物質利用+焚燒”的處置模式、將焚燒灰渣用作建材原料,推廣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后的污泥用于土地利用。因此,提高污泥無害化處置比例需要鼓勵采用焚燒類與石灰穩定技術,提升污泥資源化水平需要鼓勵焚燒、土地利用和建材利用模式。污泥處置涉及的壓濾、干燥、焚燒等環節的相關企業會受益。

  (3)污水資源化促進污水深度處理發展

  近年來國家對污水資源化關注度提高。污水資源化利用是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除京津冀以外的地區平均再生水利用率較低,污水資源化水平較低。《水十條》提出以缺水及水污染嚴重地區城市為重點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以及生態景觀等用水優先使用再生水等;《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對工業農業節水設定目標;《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要求到2023年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區域污水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

  提高污水資源化水平需要污水深度處理技術。污水回用途徑包括農田灌溉、城市雜用、景觀環境、地下水回灌及工業,其中補充水源水及工業用水回用標準較高,農田灌溉用水標準較低。為滿足各類污水回用途徑需要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膜分離技術、活性炭吸附等技術搭配使用,雖然膜技術成本較高,但包含微濾、超濾、電滲析、納濾、反滲透等技術的膜分離技術有去除氮磷等有機物、溶解性固體及細菌等作用,更能滿足景觀環境用水、城市雜用水、工業用水等需求。總體上,污水深度處理技術將迎來發展機會。

  4.2垃圾焚燒企業高質量發展

  (1)垃圾焚燒企業提質增效必要性上升

  焚燒仍將是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我國仍將繼續全面推進焚燒處理能力建設,根據《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生活垃圾日清運量超過300噸的地區,要加快發展以焚燒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適度超前建設與生活垃圾清運量相適應的焚燒處理設施,到2023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環保要求提高和補貼下降,垃圾焚燒發電企業需提質增效。國家出臺的《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以及《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進一步明確了生物質發電項目的補貼政策,未來新項目的補貼將逐步由地方承擔,行業競爭性加劇。同時國家出臺《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要求現有的焚燒處理設施要進行提標改造、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飛灰處置設施加快建設,為滿足環保要求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成本可能上升。因此未來垃圾焚燒發電企業需要在精益管理、提質增效方面做文章。

  (2)垃圾焚燒企業將關注成本控制與效益提升

  提質增效成為內在要求,垃圾焚燒企業將關注成本控制與效益提升。垃圾焚燒企業的成本包括垃圾庫房及預處理管理、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爐渣處理、煙氣凈化、人工及勞務支出等。

  成本控制方面,垃圾焚燒企業飛灰處置成本有待下降。飛灰處置成本是垃圾焚燒廠運行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飛灰3%的產率、噸處理成本2000元/噸(北京地區),其約占全廠運行成本的20%。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對飛灰妥善處理的方式有:協議轉交政府、委托危廢企業處置、采用穩定化或固化達標后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或送至自身項目設置的危廢填埋場填埋。目前具備飛灰預處理能力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相對于依賴委托危廢處理單位處置飛灰的企業控制成本能力更強。

  提升效益方面,垃圾焚燒企業預處理設備需求上升,協同處置成為新趨勢。適宜的預處理設備提高入爐垃圾熱值、有助于提升效益,例如對于采用循環流化床的爐子,做好垃圾破碎、分選、混合環節管理,有利于提高燃燒效率,從而提升單位垃圾發電量,增加企業效益。垃圾焚燒可以和醫廢、餐廚垃圾等協同處理,從物流、能源、工藝和管理上的協同,達到優勢互補、經濟效益和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

  政策要求完善滲濾液處理設施。由于垃圾滲濾液水質復雜、重金屬種類多含量高、有機物濃度高,法規要求垃圾處理過程中應設置防滲漏設施、滲濾液處理設施等防止環境污染。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普及情況不佳且運維成本較高,很多垃圾焚燒廠現有設備在滲濾液處理上較為吃力。環保監管趨嚴下,結合垃圾分類后干垃圾滲濾液產量下降和成分變化,滲濾液處理設施改造及委托運營市場需求將持續釋放。

  4.3科創類公司快速發展

  隨著環保運營類新項目增速放緩,現有的運營類項目的提標改造和提質增效成為相關公司關注的重點。在污水提標、廢水零排放、污泥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等方向擁有核心技術裝備、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將會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節能環保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方向之一,符合條件的相關公司也會優先選擇在科創板上市。今年以來,共計10家環保公司上市科創板,3家環保公司上市創業板,其中在污水處理領域,已有6家公司成功上市科創板或創業板;在固廢處理領域,已有3家公司上市科創板。開創環保等36家公司擬上市,其中污水處理領域占比最大,浩通科技等資源利用領域公司開始推進上市。

  總體上,科創板和創業板環保公司近三年業績增長較快,但是受到疫情影響,大多公司在前三季度利潤出現了下降;后續須關注這些公司盈利的可持續性。

  5.投資建議

  環保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內容,政策會持續支持環保產業的發展。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一系列環保政策將會出臺,維持行業“強于大市”評級。我們建議圍繞三條主線進行布局,一是運營資產,冬季供暖需求穩定,南方供暖需求將快速增長;垃圾焚燒短期或受補貼和垃圾分類的影響,但長期看,垃圾焚燒發電是推進的垃圾處置主要方式;二是垃圾分類,在上海、北京等城市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后,其他城市也會陸續開展,生活垃圾產業格局將會重塑,環衛設備和服務、餐廚垃圾處理等受益;三是提質增效,在補貼下降、標準越來越嚴格的趨勢下,降本增效成為企業的選擇,污水提標改造與資源化、污泥無害化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等將受益。

  06

  風險提示

  (1)垃圾分類政策推廣不及預期

  垃圾分類的推廣需依靠地方政府強力執行,如執行力度不及預期將對餐廚垃圾等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融資環境持續收緊

  生活垃圾產業鏈尤其是垃圾焚燒發展所需資金較多,未來如果整個市場融資環境持續收緊,項目建設進度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企業收入。

  (3)項目拓展不及預期

  目前行業競爭激烈,且優質項目逐漸減少,存在新項目拓展不及預期風險。

  (4)應收賬款未能及時回收

  工程及設備類公司可能出現應收賬款難以回收,造成公司計提損失較大。

  (5)技術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環保標準的提升使對處理技術和工藝的要求更高,新技術和新工藝研發或不及預期。


更多 方案 / More programs